本周为内地国庆长假期,A股下周一(10月10日)才复市。港股通由上周四起(9月29日)至下周一连停12天,期间涉及港股七个交易日,在北水暂停,外围又缺乏方向下,大市明显欠动力。恒指本周沿10及20天线穿梭,波幅收窄,成交缩减,等待外围市况变化及下周北水回归。图表所见,恒指短线阻力为24000点,下方关键支持于上月低位23155点 (约23200点区),可视之为好淡分水岭,如确认失守,部署方案宜趋保守。
问:参考过去南下资金暂停时港股表现,两者有没有明显的关连性?
林泓昕:回顾年内港股通暂停日子,恒指多个交易日告跌。在今年2月农历新年、6月端午节及9月中秋节假期间,共十个交易日港股通关闭,当中有六日恒指下跌收场,四日上升。其中,2月11及12日跌幅最显著,分别大跌3.9%及1.2%。
至于去年国庆假期期间,大市于多个交易日上扬。去年9月29日至10月7日港股通暂停,港股期间涉及六个交易日,恒指除了9月29日大跌3%,及10月6日微跌0.1%之外,其余日子录得1.4%至3.1%升幅。港股通开通近两年,本年8至9月日均成交额逾5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逾倍而升,近期占总成交额的比例接近一成,而去年同期就不足3%。由此可见,南下资金对港股的支持日趋重要,在北水关闸的日子,大市的动力很大机会受到影响。
问:在成交淡静,市况窄幅震荡,个别标的资产乏焦点下,如何可以突围而出?
林泓昕:除了港股窄幅波动外,不少蓝筹股股价近日也呈窄幅整固格局,高低波幅明显收窄。例如,香港交易所(00388)股价连日来穿梭于10天线水平,走势乏方向;中国移动(00941)股价正横行整固,以本周二(4日)所见,两股单日波幅分别只有0.9%及0.6%。若采取低买高卖方案,两者带来的潜在回报实在有限。与其坐着等,或可留意衍生工具,透过杠杆作用将有限波幅扩大至较理想的回报。但需要留意如看错方向杠杆作用同样可倍大亏损。
在牛皮市下,牛熊证是不错的入市工具,原因有二:一是港股以至个别标的资产大升大跌的机会较低,强制收回风险相应下降;二是,窄幅震荡市一般伴随引伸波幅回落,参考恒指波幅指数(VHSI),该指数由9月12日的20.1,反复跌至本周三(10月5日)的17.4。权证引伸波幅走势相若,故其回报可能因此而下降。由于牛熊证价格较不受引伸波幅影响,所以是牛皮市下可留意的对象。若对个别标的资产欠强烈看法,则可以整体大市为目标,或可考虑将选择范围锁定为恒指牛熊证,透过杠杆效应放大潜在回报。但要注意,若指数走势与预期不符,亏损亦会倍增。
目前市场上的恒指牛熊证有逾千只,条款选择广泛。从近日资金流向可见,市场同时透过短线买卖恒指牛证及熊证捕捉日升日跌的市况,单日流出或流入规模普遍达数千万港元。既然现市况下强制收回风险较低,进取者可留意较贴价恒指牛证或熊证。以本周二为例,恒指当日收报23689点,升0.45%,两只收回价为23300点的恒指牛证,距现价不足400点,提供逾40倍实际杠杆,各录得约两成的涨幅,不失为淡市下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