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无霸”邮储银行(01658)作为2016年迄今全球最大的IPO,于昨日(28日)正式登陆国际资本市场,但是首日上市股价走势却十分沉闷,被外媒形容为“湿了的炮仗炸不响”。
截至发稿,邮储银行今日开市后继续走出神奇“条形码”分时图,于4.77港元至4.76港元1分钱内波动,股价无升跌,报4.77港元。成交额1.83亿港元。
香港对冲基金经理杨延德直言,邮储银行高于中国四大银行的0.66-0.83倍市净率,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
东亚证券分析师Paul Sham也指出,邮储的股本回报率计算为15.2%,盈利能力在同业间并不是特别优秀(四大银行为14.5%至17.3%),估值过高。
甚至有业内人士预计,邮储银行的股价终将回归行业均值,这就意味着,还有10-20%的下跌空间。
跌不下来的庆幸
市场预期如此惨淡,为何发行之日股价却没有跌下来呢?首先当然要感谢保荐人高盛暖心的护盘。
查阅邮储银行联席券商的交易情况发现,作为邮储银行上市的联席牵头经办人、联席全球协助人、联席账簿管理人、保荐人,高盛亚洲在昨日几乎是全程“呵护”,作为唯一的“接盘侠”,不管谁出货,一律接手,全天净买入3.29亿股,涉及金额10.57亿港元,占总成交的33.93%。
试想,如果没有高盛出手,跌破发行价也许就是“分分钟”的事。
另外,作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其亮瞎眼的基石阵容,足以让一众小股直呼“辣眼睛”:
内资方面,中国船舶重工、上海国际港务、海航资本、国家电网、中国诚通、长城资产管理分别认购34.23亿、33.49亿、16.30亿、4.84亿、2.44亿股、1.63亿股H股,哪一个不是财大气粗的主儿?仅这六家的投资就占了邮储全球发售股份的76.77%。
境外投资机构方面,更是豪华明星队列:美国威灵顿基金、瑞银欧洲家族投资者、德邵资本、奥氏资本、千禧基金,甚至连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基金管理公司也在其中。
也就难怪Kingston证券预见性地认为,其股价会停留在IPO价格的水平上。“邮储有不少基石投资者,这是他们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