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
阁下在浏览本网站之时,即被视作确认为香港合法居民,且阁下同意本网站的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本网页的文...

港股IPO新规助本土创新药发展 生物药企利好挑战并存

作者:本站原创来源:香港智远权证网更新时间:2018/5/9

5月7日,以杭州作总部、美籍华人吴劲梓创立的Ascletis(歌礼)发布初步招股文件,成为港股新上市制度启航后首家未实现盈利而申请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此前的4月24日,港交所正式公布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条件,被视为内地生物医药企业的重大利好。不少观点均认为,随着这一新规的实施,后续会有更多的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分析人士认为,港交所此举,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其为那些早期投资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一条退出捷径。未来,更多的资本会倾向于投入到生物医药领域。

新规助推创新药发展

4月中旬的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年会上,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已经介绍过关于上市的这一改革,三条之一即是:生物科技公司生命科学公司,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也可以上市了。目前,这一为拓宽香港地区上市制度而新订的《上市规则》条文已经生效。

“在生物医药圈子里,现在这个话题是非常关注的。”5月8日,CIC灼识咨询联合创始人侯绪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允许没有收入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这在纳斯达克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很多国外的新药公司都是在纳斯达克上市,港交所这次也是参照了纳斯达克的一些规则和成功经验,也是想把中国的这批生物医药企业截留在中国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对于优质公司来说,可以实现双赢。”

在业界看来,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的上市新规,是为了争取更多生物科技企业、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而从生物医药企业角度来看,港交所新规对它们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一直以来,创新药物投入高是被普遍认可的。此前,一家跨国药企的管理层人士曾向记者透露,从全球医药行业来讲,平均一个产品的研发要达到20亿美元,并非一个小数目。也正是因为资金投入高,我国的创新药发展受制约,使得其较大程度得落后于跨国企业。

中投顾问早前曾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生物制药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占据了6个席位,前5则完全为外资企业垄断。

分析人士认为,港交所此举,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其为那些早期投资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一条退出捷径。未来,更多的资本会倾向于投入到生物医药领域。“港交所的这一新规也会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关注,进而推助创新药的发展。”经济学家宋清辉这样表示。

新规是把“双刃剑”?

此前3月份,有行业自媒体曾列举了可能赴港上市的企业名单,除去歌礼,其中还包括复宏汉霖、华领、永泰生物等十余家企业。以复星医药(44.75, 0.45, 1.02%)附属子公司复宏汉霖为例,今年2月,彭博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复宏汉霖有可能今年下半年在香港地区发行股份,筹资至少5亿美元。不过,对于新规实施后赴港上市一事,复星医药方面并未给到官方回应,仅向记者表示没有信息可以分享。

5月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提供医药项目投资咨询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其参与的一些相关项目上,不少企业对赴港上市表现颇为积极。

侯绪超则告诉记者,对于那些已经进行了C轮、D轮融资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还存一个问题。“这些公司估值已经很高,在港交所挂牌、到二级市场发新股的时候能不能达到之前的估值,这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一并指出,一般情况下,与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如果表现并非特别出彩,其股票成交量会很小。对于后续赴港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这会是考验其“真本领”的一个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前述上市新规背后也有其门槛,其中包括拟上市公司预期市值不能低于15亿港元、从事核心产品研发至少12个月,核心产品临床试验已经进入第二期或者第三期以及拟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于建议上市日期前至少6个月,得到相当数额的第三方投资等。对此,侯绪超认为这些要求并不算高。在其看来,企业一旦有一个重磅产品进入临床3期,其估值基本就可以达到这个数值。目前,符合前述条件的生物医药公司在国内至少能达到几十家。

一位不愿具名的风投企业人士表示,港股市场的表现更加成熟,对项目的评价方面会更加理性。随着生物医药企业在新规鼓励后赴港上市,对于内地市场的一众VC、PE来说,也到了检验其于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专业化的时候了。他认为,内地投资机构并不是很专业,和美国投资机构相比还是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