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会成员、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昨建议,随着内地投资者及集资者在资本项目进一步放宽下多走出去,香港面对货币金融稳定的风险亦随之增加,他认为,作为处理货币稳定挑战的第一步,香港的股票市场可以引进用人民币计价、交易及结算。此举会有助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跟内地的政策目标一致,还有助香港银行更有效率地配对他们的人民币资产和负债。
助港银更有效配对人民币资产
任志刚在网志《观点》最新文章指出,香港是个细小的经济体,但在香港以港币作为交易单位所进行的国际金融活动的成交量,却相对地远远大于本地经济的规模。因此,国际金融活动的流量变化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在货币金融稳定方面,是强大和不容忽视的。随裟诘赝蹲收呒凹资者在资本项目进一步放宽下多走出去,这个差距将会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对货币金融稳定的风险亦会增加。
减融通增带来风险 消内资忧虑
再从「波动性」的角度分析,外地投资者和集资者的活动,不单受香港的各种因素影响,更大的影响会源于他们本土各种不同的变化,包括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及政策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极高,面对外资流入及流出金融体系和港元所产生的波动,会较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所面对的为高,这亦为香港保持货币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和不寻常的挑战。
文章指出,要求一个700万人经济体的货币,为一个13亿人属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内地与外地之间的资金活动,提供融通服务,作为交易媒介,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香港保持货币金融稳定所面对的挑战日益增加,需要小心处理。任志刚认为,内地与外地的投资者和集资者,也许亦会关心他们自己利用港元作交易时承受的货币风险和进行货币对冲的有效性。假如他们有忧虑的话,将会局限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的发展。
助人民币国际化 符合内地目标
任志刚认为,对这一个货币稳定的挑战需要及早思考,不能等到危机出现才处理。如果投资者及集资者是利用港元以外的货币,例如他们的本土货币来作为交易单位,在香港进行国际金融活动,便不需要承受任何货币风险。现时香港的人民币、美元及欧元实时支付系统已经运作多年,使用这些货币如同使用港元一样方便。他建议,作为处理货币稳定挑战的第一步,除港元外,香港的股票市场可以引进用人民币计价、交易及结算。此举亦会有助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跟内地的政策目标一致,还有助香港银行更有效率地配对他们的人民币资产和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