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自突破22300点阻力后,延续反复上升趋势,不断创今年新高,呈一浪高于一浪走势,连50天线升穿250天线的终极黄金交叉亦出现。以现时市况观察,这趟升市成交未见明显活跃,上周录得500至700多亿港元而已,本周则有所上升。今年市况淡静,市场期望深港通可为港股冲喜。香港交易所(00388)上周公布的中期业绩欠惊喜,市场遂将着眼点放在业绩报告中有关深港通部分,资金亦顺势炒作有关概念股及其权证。
问:如今深港通宣布开通,在消息充分反映下,入市时需注意甚么地方?
林泓昕:市场估计深港通有望短期内公布,话音未落,有关方案本周二(8月16日)获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日期另行公告。深港通宣布内容惊喜不大,中港股市周三(17日)反应一般,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在3100点水平争持,港股则受制23000点,并倒跌收场。
早前被炒高的港交所及券商股,资金纷纷趁好消息出货。港交所股价裂口失守200港元、10天及20天线,单日跌逾4%。券商股同样未能幸免,且沽压沉重,中国光大(00165)、银河证券(06881)、中信证劵(06030)及海通证券(06837)股价跌幅约2%至4%不等,国泰君安(01788)股价跌幅较深,达9.5%。
一般来说,以消息股为炒作对象时,持货者最好藉消息出货,锁定利润,无货在手的则不宜胡乱高追,令风险增加。至于权证方面,由于其为杠杆式产品,持有者更要在设定的止赚位果断离场,或在势色不对时尽快止蚀。此外,在标的资产价格转弱时,不妨考虑以相关认沽证造淡仓, 一方面做到跌市时把握获利机会,另一方面为未能及时止蚀的股份进行对冲,减低损失。由此可见,香港市场设有看多及看空产品,参与者可因应不同市况灵活部署。
问:谁是深港通直接得益者? 市场人士如何藉由相关权证作出相应部署?
林泓昕:港交所业绩报告表示,为迎接深港通,香港结算完成开发及测试所需系统,现时技术上已准备就绪,只待监管机构批准,即可支持两地股市互联互通。港交所作为香港证券界龙头股及直接得益者,长远来说有机会为其收入和价值带来上升潜力,但实际带动作用仍需时观察。
港交所中期业绩虽逊预期,但早前在深港通憧憬配合港股攀上今年高峰下,股价上周四(11日)在成交倍增下起动,其后扶摇直上,本周初升穿200元阻力。相关权证成交比重于业绩公布当天及翌日攀升至逾两成,上周五(12日)更增至31.2%,冠絶权证市场,本周亦保持约两成或以上。港交所认购证连续六个交易日吸引资金青睐,就本周二所见,市面上活跃的港交所认购证,其行使价均为200港元以上。
问:除港交所外,还有其他概念板块可留意吗?
林泓昕:就上周四市场数据显示,资金大量流入中、港券商股,它们的股价亦一涌而上。本地证券股如海通国际(00665)、申万宏源(00218)、国泰君安及第一上海(00227),股价升幅介乎7.9%至11.1%,而中资证券股像海通证券、中信证劵、银河证券及中国光大,四只股份的升幅为3.8%至4.9%。从更活跃的交易、新增额外流通性,以及投资者基础扩大几方面而言,深港通对港股市场正面,券商股有机会为另一受惠板块。
上述股份当中,国泰君安、中国光大、银河证券、中信证劵及海通证券均具备相关权证,可供市场人士参与其中,并透过杠杆效应,分享股价潜在升幅 (若股份走势逆转,亏损将会倍增)。而中信证劵条款最多,认购和认沽证兼备。要留意的是,部分证券股权证引伸波幅偏高,如两只国君认购证的引伸波幅便达100%以上,其引伸一旦回落或不稳,对权证价格的影响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