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注:亿胜生物科技是一家以基因重组技术,尤其是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研发重心和产业化的生物科技公司,总部位于珠海。集团产品主要涵盖眼科和外科。2015 年上半年收入 HKD3.13 亿,同比增长 35.5%,毛利 HKD2.57 亿,同比增35.2%,毛利率 81.9% ,与 2014 年同期相若。受惠期权费用同比减少的正面影响,期内净利润达 HKD5,164.2 万,按年增 68.8%,每股盈利 HKD9.28 分。
集团眼科产品销售占比虽由 2014 年上半年的 64%下降至 2015 年同期的 60%,但仍有27.7%的收入增长,当中代理美国辉瑞眼科两个治疗青光眼及眼内高压的产品适利达(Xalatan)和适利加(Xalacom) 取得按年 148.8%的高增幅,而自主研发的「贝复舒」眼科系列(用途包括修复角膜上皮/内皮细胞、提高角膜手术后愈合质量、干眼症等)则保持约12%的稳定增长。外科产品同期增速高达 49.3%,主要靠自主研发的「贝复济」系列产品(包括贝复济喷剂、贝复济冻干粉及贝复新凝胶,用于浅 II 度/深 II 度烧烫伤口治疗、各专科手术切口愈合、糖尿病溃疡等)的强劲销售所带动。
SBI观点:具强劲的自主研发能力。集团透过四个不同技术平台来维持研发,细胞因子平台继续利用bFGF技术的优势,发展眼科、外科和神经修复药物,并研发血小板衍生生长因(PDGF)凝胶制品,加强血管修复及创伤护理产品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吹-灌-封」生产技术平台开发和生产一系列无防腐剂的单剂量滴眼液,用于治疗眼部损伤修复、眼部细菌感染、眼部疲劳、敏感及干眼症等眼部疾病,共有9项在研单剂量眼科产品,预料在2017年逐步上市。集团也藉纳米抗体平台和干细胞平台,分别发展肿瘤科/老年性黄斑病变和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等专科疾病的疗法,属于集团较长远的研发项目。集团研发虽然仍以眼科和外科为主,但我们相信该两个专科增长前景仍佳,尤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和都市人使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日益频繁增加各种眼疾的发病率,人民对眼科用药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集团的贝复舒和贝复济系列部分产品已在国家医保目录名单内,相关的发明专利权至2030年才到期,不但对现有bFGF产品的销售具一定保障,也让集团巩固销售渠道去推广未来出产的在研药品。
伙拍企业推进研发项目。集团近月伙拍内外资合作研发项目,包括:
1) 去年8月底宣布与国内中医药龙头天士力(600535 CH)签订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研发、临床试验、生产重组蛋白类药物;
2) 上星期五集团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Abpro订立协议,合作内容包括 i) 共同开发及商品化选定抗体成特许产品及ii) 集团以USD350万认购Abpro的C系列优先股及每股行使价USD2.08认购Abpro的普通股认股权证,促进双方于正在全球冒起的免疫学科产品的研发。合作将加速集团四个平台在不同专科领域的研发进度,为未来产品线作长远的铺排。
代理产品将倚靠现有专科取得高增长。集团近年亦成功取得数个产品的中国独家总代理权,包括
1) 辉瑞的适利达和适利加眼科药水(2014 年 2 月);
2) 武汉伢典生物的Carisolv伢典龋齿(蛀牙)微创祛腐技术系统产品(2015 年 4 月);
3) 英国 Elektron Technology 的MPS II 老年性黄斑病变检测仪(2015 年 5 月);
4)广西万寿堂的伊血安颗粒(2015 年 9月)。
以上产品皆与集团的重心产品贝复舒或贝复济形成互补关系,丰富眼科和外科产品线,但须留意后三项产品对集团的收入贡献要到今年下半年才逐步显现。
估值现价对应2015年预测市盈率 21 倍,与同属创伤医学产品类的昊海生物 (6826 HK)相若,但较红细胞生成素龙头三生制药(1530 HK)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