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港股波涛起伏的一年,恒指去年4月27日攀升至28588点的全年顶峰,单计4月累升逾3000点,升势锐不可当。然而,恒指往后急速走下坡,5月至9月份连跌五个月,年内低点于9月29日创下,见20368点,高低位差距达28.7%。港股去年累跌1691点或7.2%,另一边厢,香港衍生工具市场有甚么变化?有甚么地方值得关注?让我们齐来回顾一下,以便整装待发,为2016年作好适时部署。
问:港股成交去年创新高,衍生工具市场的交投是否同样炽热?
林泓昕:港股去年成交畅旺,据港交所数据显示,4月时主板日均成交高达1981亿港元,按年大增达两倍,去年首11个月成交近24.5万亿港元,按年增63.7%,连带回报杠杆化之权证市场亦交投活跃。
截至去年11月底止,权证成交额累计近4.27万亿港元,较前年同期成交额1.85万亿港元上升近1.3倍,5月及6月为成交额最多的两个月,分别有约5805亿及6607亿港元,其后每月成交逐步回落。权证成交急增,不排除因大市4月至6月炒起,吸引投资新手入市。
牛熊证去年首11个月成交额按年增长近55%至1.69万亿港元,7月成交额最高,录得1933亿港元。国指牛熊证成交虽然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大,未成为主流,恒指牛熊证仍较受欢迎。由于牛熊证只有长仓,最多只是输掉本金,较适合资本不多的散户参与。
问:牛熊证在大幅震荡的市况下较易被强制收回,去年的收回情况怎样?
林泓昕:强制收回机制乃牛熊证的一大特色,当标的资产价格于投资期内任何一个交易日的价格等于或低于牛证的收回价(熊证为等于或高于收回价),该证便会实时被强制收回。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全年被强制收回的牛熊证高达9243只。以单月计,7月份录得1409只,是收回数目最高的一个月,其中7月8日,港股曾急挫超过2100点,当日破纪录有449只牛证阵亡。第二高是8月份,合共1216只。至于收回数目最低是2月份的423只,其余月份则由500至900多只不等。因此,在波动市时,宜留意收回价与现价距离较远的选择,才能提升牛熊证的防守力。
问:随着港股去年波动性增加,恒指波幅指数的起伏变化如何?权证参与者怎样把握当中的机会?
林泓昕:港股去年风起云涌,恒指波幅指数(VHSI)亦随之起起跌跌。该指数去年年初处17至18水平,3月25日见11.52的历史低点,4月13日及7月8日分别抽升至30.54及40.26,7月下旬一度回落至19,及至8月25日再攀升至接近47水平的有纪录以来高位。去年年底时,VHSI徘徊在19水平。
VHSI走势及方向与权证引伸波幅息息相关,当VHSI处愈高水平时,表示市场波动性增加,其下跌机会将愈来愈大,而权证引伸波幅下调的风险亦增。此时,权证持有人即使看中方向,证价升幅可能未能抵销引伸波幅的跌幅,引致亏损。要减低引伸波幅的影响,可留意一些高对冲值、价内至贴价、低杠杆的权证。
另一情况是当VHSI处低水平,反映当时大市波动性较低,权证参与者难以走位获利。对于短线买卖权证的人士,VHSI或引伸波幅影响较轻微,参考价值不大。若打算中长期持有权证者,便可追踪VHSI变化以作参考。
* 数据截至2016年1月6日,资料仅供参考之用。
呜谢: 林泓昕 - 麦格理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香港认股证销售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