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股市去年表现大相径庭,踏入2015年,上证综合指数承接去年升势,一度突破3400点,本周初出现较显着调整。恒指周初随A股调整后重展升势,升破去年11月整固区顶约23300点,走势似见突破。衍生工具方面,过去两个多星期,权证每日成交额均逾百亿港元,最高见180亿港元以上。反观牛熊证成交相对逊色,上述期内的每日成交额一律不足百亿,最多为91亿港元,反映资金恋栈权证。港股处横行阶段,惟市场不乏沧海遗珠,一些落后股份较值博,也较安全,同时成为权证参与者寻宝的乐土。
问:个别股份权证近日似乎较受资金青睐,可否谈谈个中状况?
林泓昕(微博):曾几何时,恒指权证占整体权证成交一般达两至三成多,这个成交比例近日有所回落,以上周为例,其占有率普遍在两成或以下,最低为上周四(1月15日)的16.4%。此消彼长下,个股权证成交比重上升,其中汇丰控股(00005)、腾讯(00700)及中国平安(02318)权证较受关注,占有率与日俱增,单计上周五(16日),三者合共占整体权证成交超过三成。
恒指权证与股份权证基本上没有大分别,同是以较小资金,利用杠杆效应,达致放大潜在回报之效。当中分别只在于参与者的心态和投资目标,若对个别股份有明确看法,可以股份权证为首选;如以整体大市为目标,或选择风险回报较中庸的项目,则可透过恒指权证进行买卖。
问:落后股份的潜在上升空间较大,值博率亦较高,近日的权证资金流向是否有所反映?
林泓昕:要数落后股份,汇控定必榜上有名。汇控股价去年累挫12%,表现比大市更差强人意,进入2015年后,其弱势持续,本周一(19日)更创69.75元的逾两年新低。汇丰权证上周三(14日)起成为市场关注点,并连续三个交易日为个股权证中成交最活跃者。市场积极低吸相关认购证捕捉反弹,共录得连续14个交易日的资金净流入,本周二(20日)才有资金流出,街货量屡创半年新高,达39.9亿份。除汇控外,蓝筹股中的中信股份(00267),内银股中的中信银行(00998)亦较落后,权证参与者不妨留意。
懂得利用认购证追踪落后股份迎头赶上的一刻,其回报潜力往往不俗。内险股低沉已久,但自去年11月起随A股发力上升,其中中国人寿(02628)及平保股价持续寻顶,由年初起至上周五止,国寿股价累升6.9%,某相关认购证的同期升幅为15.4%;平保股价合共扬升10.2%,某相关认购证的同期升幅为35.2% (见下图)。由此可见,权证的杠杆效应,令价格变动幅度较正股为高,故权证潜在回报率高于正股,但看错市所带来的损失程度同样高于正股,宜小心处理。
问:以认购证捕捉落后股份反弹,该如何操作才可以达致最大效益?
林泓昕:正股股价不断下跌,跌破一些重要支持位甚至创多年新低时,市场一般会采取顺势而行的短线入市部署。当资金纷纷于股价创新低后实时低吸相关认购证捕捉反弹时,由于需求突然增加,故相关认购证引伸波幅及价格均有机会被市场过份推高。其实,所谓顺势跟进,参与者可考虑正股创新低后的短期走势,也待引伸波幅回至较合理水平,才尝试捕捉较佳的入市时机。除引伸波幅外,参与者要留意认购证的街货水平会否因需求急升而累积至高位,因这类权证较易受市场情绪影响,令证价有机会偏离合理水平。
对于在正股调整初期已追入相关认购证者,面对着入市后正股跌势未止的情况,便要加强风险管理。如持有之认购证在正股连跌多日后,由价外变为极度价外,令杠杆效应升至偏高水平时,宜考虑是否要止蚀,或转换至一些较贴价之认购证,以降低继续捕捉反弹时的风险。
* 数据截至2015年1月21日,资料仅供参考之用。
呜谢: 林泓昕 - 麦格理资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香港认股证销售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