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
阁下在浏览本网站之时,即被视作确认为香港合法居民,且阁下同意本网站的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本网页的文...

中教控股(0839.HK)中期收入维持双位数增长,民办高教迎黄金十年

作者:本站原创来源:香港智远权证网更新时间:2025/5/6

港股教育板块,年初以来走势落后。市场对于教育股存在巨大偏见,认为出生人口下降会导致生源锐减,及监管趋严带来成本上升,板块已缺乏吸引力。其实,经过几年调整后,板块多数企业均保有稳健的现金流,各项估值指标均处于历史低位。无论是K12教培还是民办高教/职教,政策面也有边际改善,估值修复的空间料相当不错。

市值靠前的民办高教龙头,中教控股(00839.HK)近年业绩表现积极,持续于重点区域的收并购扩张后,纯利因商誉减值有所波动,但经营现金流依旧稳健。近日,中教控股发布了最新2024/2025年中期业绩,整体表现颇有亮点,借机梳理一下行业及公司投资机会。

高考生源进入扩张周期,未来十年民办高教迎黄金发展

我国于2016年放开二胎,2017年开始出生人口数逐年下降,至2023年已连跌7年,2024年有所反弹。不过,20162024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由940万增长至1342万人,呈现加速增长趋势,2025年高考人数预计更会超过1500万人。

这里存在一个时间差,2017年出生人口数开始回落,所谓市场忧虑的出生人口下降影响生源问题,真正要对高考人数产生影响,至少要18年,约2035年以后。

而且,回溯1996年至2006年,出生人口数从2000多万下降到1600多万,但对应18年后的20142024年间,高考人数却还是逐年递增的。也就是说,19962006年期间出生人口数的下降,并没有造成18年后的高考生源的减少。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伴随经济收入的增长,国人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增长,抵消了人口下滑影响。

一个重要指标,即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适龄人口数),由2012年的30%已经增长至2023年的60.2%。出于个人发展及就业考量,更多的适龄人口均倾向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一,高等教育的范畴包括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其二,参考欧美部分教育强国高达80%以上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我国的上升空间依旧很大。

如果预测20252035年间的高考人数,即参考20072017年的出生人口数,这期间的出生人口数恰好是一个上涨期,并且还包含了一个7年的小生育潮(2011-2017)。结论就是,20252035年这十年,高考人数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创新高。

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十年将是一个发展黄金期。如此庞大的高考生源,及持续上涨的高等教育入学需求,必然是需要一定规模的民办教育来吸收的,也包括更多的专科职业教育来补充。这便是民办高教最基础的逻辑所在!

当然,悲观者会认为人口下滑趋势无法阻挡,十年后的民办高教依旧将面临生源压力,接下来的十年仅仅只是一个缓冲期,民办高教必需苦练内功,才能求得生存。首先,人口压力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其次,教育始终都是刚需;再者,十年缓冲期还是十年黄金期,当前时点总归是机遇大于风险。

理性扩张+精耕细作,中教控股长期增长动能充沛

国家战略层面,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中考分流,有意发展职业教育路线来缓解高考及就业压力。但职高后继续参加高考及专升本的火热,都彰显了考生对于高等教育的热捧。民办教育企业发展本科教育、深化职业教育及部署海外教育资源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为了更好承接公立教育以外的生源,以就业为导向的精耕细作也相当关键。

作为国内民办高等教育龙头,中教控股近几年达成的收并购活动十数起,全日制在校生数量已经超过28万人。2017年以来,公司收入均保持了双位数增长,虽由于部分学校的商誉减值导致净利润近2年有所下降,但反映公司实际经营水平的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仍维持稳定。

截止2025228日的中期业绩,公司收入继续双位数增长,录得36.73亿元,同比增长11.8%;经调整息税折旧前利润21亿,同比增长7.4%;经调整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下降2.9%。相较于2024财年H2来说,2025中期业绩环比明显改善,尤其利润端消除了商誉减值的拖累。具体再看公司这几年的发展。

第一,面对高教行业发展机遇,公司坚持理性扩张。中教控股国内职业院校已经扩充至12所,其中7所都是本科学校;海外市场也有所布局,于澳大利亚有一所高等学校,及英国也有一个合作项目,目前已经是国内一流的民办高等及中等职业教育服务集团。在学校区位选择方面,则主要精选了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和海南自贸区等重点经济区域。一方面该等区域人口体量大,保障了生源;另一方面,更活跃的经济也有利于产研结合及就业。

第二,注重内生增长精耕细作。国内民办教育行业已经由高速扩张转为高质量运营阶段,为了保持足够竞争力,中教控股坚持精耕细作,在专业设置、学生创新实践、产教融合、平台升级方面均持续发力。目前公司提供应用型本科专业384个,专科专业206个,并拥有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3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海外教育市场方面,中教控股已经与全球40多个国家的200多所院校开展了国际合作,推出了多种联合培养计划,为学生的海外升学提供便利。此外,公司还积极支持旗下本科院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以进一步巩固学术影响力与品牌竞争力。

第三,商誉减值不改公司稳健增长能力。20232024两个财年,中教控股相关商誉与无形资产的减值分别约4.9亿和19.1亿元,主要涉及旗下4个校区。值得注意的是,商誉减值为会计调整,更侧重与并购时估值的比较,加回商誉减值等非现金因素后,公司20232024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和19.7亿,凸显公司稳健经营本质。截至2025228日,公司账面商誉和无形资产分别约24.79亿和40.45亿,环比变动不大,二者合计占净资产的比例也已经降至约33%,进一步大幅调整的可能性已不大。即使以最差情境考虑,计提资产负债表账面全部商誉和无形资产后,公司净资产仍剩余100亿人民币,与当前66.6亿港币市值相比,市净率仍严重低估。

此外,公司短期借款22.05亿及长期借款76.48亿,有息资产负债率约25.9%,负债率处于健康水平。公司中期在手现金约50.92亿元。中教控股未来2年首要目标应该是继续完成既有的校园建设并择机降低负债,此次中期财报显示并未派息,但公司管理层表示将综合评估派息与回购的可行性,可以理解为企业基于自身长期发展的稳健举措,也是对股东的长期利益的维护。

总的来说,中教控股2025中期业绩依旧稳健,收入双位数增长,反映旗下各校区学生人数及生均收入延续了增长势头。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暂告一段落,为缓解债务及保障在建开支而选择暂停派息也可以理解。考虑到未来十年高考报名人数将迎来加速扩张期,公司作为民办高教领域龙头将有望显著受益,短期财务性调整不改公司长期稳定成长预期。十年黄金发展期之前,中教控股已经完成了国内及海外部署,旗下各校区也完成了多次扩容,完全可以承接住高速增长的生源红利。当前公司PE(3X,2024财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作为基数)PS(小于1倍)、市净率(0.38)都处于历史超低水平,于投资者而言,是难得的布局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