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内生物创新药企笼罩在“寒气”之下,往昔凭借一张PPT就能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追求确定性成为市场资金的首选。面对压力与挑战,国内创新药企努力寻求发展新方向,不断涌现出杀出重围的勇士,最近多家企业发布了盈利预喜,和铂医药-B(2142.HK)便是其中之一。
和铂医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转型可以追溯到去年诺纳生物的成立,寄望于通过战略转型优化商业模式,最大化技术平台价值。彼时,市场对此质疑与肯定并存,伴随着战略中心的转移出现了业务的大调整,甚至一度引起市场诸多猜疑。而就在日前,和铂医药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盈喜,预计上半年盈利约200至400万美元,重磅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盈利。
发布盈喜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和铂医药盘中最高上涨超33%,市场关注度亦水涨船高,讨论的风向也更多由担忧转向信心。今年上半年的盈喜,也印证着和铂医药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战略前瞻性,公司或许已经找到生存与成长的最优解。
Biotech长线吸引力仍在,企业突围路径多元化
当下阶段,国内创新药行业发展确实面临着一些困境。一方面,国内研发“内卷”、赛道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行业发展缺乏相对良性的生态建设。“内卷”的加剧刺激了创新药企“出海”,但是“出海”高光期已过,尤其是近段时间关于创新药企产品“退货”、“出海”受挫、专利遭起诉的新闻接二连三传出,药企的创新研发实力面临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集采与医保控费的政策频出,累及创新药板块情绪。加之全球资金链收紧、外围环境动荡等因素影响,市场信心异常“脆弱”,长线资金纷纷撤退,创新药板块行情大起大落渐成常态。市场越来越将认识到,创新药研发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并将可持续发展能力视为筛选优质创新药企的先决条件,“创新”、“盈利”、“全球化”能力则成为检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
虽然市场上出现一些唱衰创新药板块的声音,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国内,仍有巨大的临床需求未被满足,创新药行业的发展不仅有着强劲的景气度支撑,也肩负着深远的时代使命。国内对于创新药行业的支持态度也比较明确,频频出台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创新药的研发和投入,且更倾向于鼓励药企探索能切实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前沿领域。
对于国内创新药企来说,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最终都将落脚于以创新能力为根基的核心竞争力上。目前Biotech产业链已经呈现复苏态势,不过板块内部分化态势明显,资金更多流向更具造血确定性的企业。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步入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变成集创新实力、管线资产、现金流状况、运营能力为一体的全方位竞争,考验企业对资源的布局策略。
有见于此,和铂医药能够冲破行业“寒冬”,实现首次盈利的战果显得尤为可贵。同时,和铂医药逆势向上的发展态势也引发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空间的进一步关注。
以“创新”兑现价值,自身造血能力稳中提质
公告显示,和铂医药预期今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约4,000万美元,按年增加约44.9%。回顾往绩,和铂医药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幅约高达1149.1%,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增幅约高达843.8%;公司今年上半年能够在高基数上实现约44.9%,这个成绩在biotech公司中非常难得。要知道,和铂医药还是一家尚处在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企。另一层面来看,此次在高基数上的突破,实现连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和铂医药造血能力的稳定性。
最令人惊喜的是,和铂医药在实现收入高增的同时,还迎来了历史首次盈利。通常创新药企实现盈利多来自于创新管线放量、疫苗类产品放量、类似药助力等渠道,然而和铂医药却走出了一条区别于以上亏转盈渠道的新路径。
回顾和铂医药的策略选择,其“通过战略转型走全球化的创新道路”这一发展逻辑正持续获得业绩验证,彰显战略前瞻性。
经历近年来的探索,和铂医药的成长路径已经越来越明晰:以全球稀缺且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为基石,源头创新+全球合作双轮驱动,于全产业链探索商业模式创新,进而实现平台价值的最大化。
根据公告披露,除透过提高业务营运效率改善成本控制外,和铂医药预期总收入增加及转亏为盈亦主要归因于来自Harbour Therapeutics创新产品(如HBM7008及HBM9161)的授权及合作、Nona Biosciences的收入大幅增加。具体分析,和铂医药在管线选择和商业模式这两个层面的创新,有效助力其实现盈利。
1、管线选择:源头创新打造产品。和铂医药瞄准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立足国际视野
发现极具潜力的靶点,针对市场痛点进行差异化、创新化的产品管线布局,在研多款产品中有多个靶点为全球首创。这种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选择已获得业绩的验证,去年至今已有多款Harbour Therapeutics创新产品实现授权与合作。
2、商业模式:创造性推出诺纳生物。从后视镜视角来看,和铂医药旗下自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的成立按下了其实现盈利的“加速键”,成为其造血新路径。诺纳生物很好地契合行业对于“协同创新”的呼吁,能够通过赋能全球下一代创新疗法的发现与发展,拓展和铂医药的成长空间。目前,诺纳生物已经成为推动和铂医药增长及平台价值实现的“第二引擎”。
我们看到,随着和铂医药管线价值及研发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获得行业验证及认可,其平台价值正在加速兑现,企业调性已经悄然改变。与此同时,得益于前瞻性的产品管线、商业模式创新布局,预计和铂医药业绩增长仍有广阔的加速空间。
放眼全球深挖平台长期价值,以创新合作模式迎接更多挑战
一直以来,和铂医药都以全球化眼光来进行战略布局,拥有技术平台的全球权利以及具备全球工作经验的核心管理团队,在全球多地都设立了研发中心。此外,和铂医药已经与超过50个行业及学术界合作伙伴有所合作。
诺纳生物的快速增长便是其平台价值的又一有力体现,自成立以来便势如破竹,覆盖ADC、核酸药物、双抗、AI、NK细胞治疗等众多前沿科技领域,受到全球顶尖国际生物科技公司的认可与青睐。同时,诺纳也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合作基础,逐步搭建起新的创新药研发生态圈,助力整个产业的进步,向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率先迈出步伐。诺纳生物目前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授权和技术服务三种业务模式实现收益,将out-license及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打造了一条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全球化布局为和铂医药的战略转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目前其“源头创新+全球合作”双轮驱动的增长路径已经初步成效。这种不依赖商业化路径的商业模式在很多海外老牌biotech中已经跑通,但在中国还没有一家公司作出成功的尝试。而和铂医药则希冀于打造诺纳生物这一全品牌复制“另一种成果”。这样的尝试正在给予中国biotech更多的启迪与思考,这也为生物医药投资打造出一个不拘一格的新标杆。
尾声
创新药赛道百舸争流,在传统的价值评估体系中,和铂医药可能并不符合市场对创新药企的固有认知和标准。但正如创新药的本质价值是打破桎梏实现创新一样,和铂医药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打破投资者对这一板块的固有认知。
如果能够置身创新药行业变迁的大背景,看到和铂医药清晰的成长路径与目标,我们或许能够发现,这家创新药企其实并不平庸。
在业绩的佐证下,和铂医药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所践行的战略转型路径的前瞻性已经被验证,存在迎来业绩增长和估值抬升的“戴维斯双击”的可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或许应该给这位勇于战略转型且已小有成就的创新者多一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