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
阁下在浏览本网站之时,即被视作确认为香港合法居民,且阁下同意本网站的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本网页的文...

中教控股(00839.HK)持续加大投入,助力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本站原创来源:香港智远权证网更新时间:2022/12/23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教育是高投入且回报周期长的领域,民办职业教育领域也一样;加上部分未上市的民办学校办学实力有限,包括但不限于融资渠道有限或原举办方办学经验有限等,所以通过加入有实力的教育集团等方式提升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成了部分民办职校的选择。加入有实力的上市职业教育集团,也能获得教育集团在资金投入、专业开发、师资交流与培训上等多方面的助力,从而打开单一学校的局限性,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多方共赢。

例如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已成功转设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于2018年正式加入中教控股(00839.HK)后,中教控股从债务清偿、独立学院转设、校区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投入集团资源,将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原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成功打造成为了国内一流的民办高校。

清偿债务并新建校区,优化办学条件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加入中教控股后,中教控股大力投入众多资源,赋能学校发展。据了解,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创办于2000年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20年12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后,转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改为现在这一名称。2018年以前,学校因债务纠纷、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日常教学和运营受到了影响,产生了一些不稳定因素。2018年6月,中教控股正式接管了学校,妥善处理了债务问题。在省教育厅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成立新的董事会,统筹学校整体运营和发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教学规范有序,教学质量保持着优良水平,学校顺利进入合法有序的发展新轨道。

校区建设方面,2018-2022这五年以来,中教控股不断扩大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校区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5月,中教控股中标肇庆市一地块,规划将该地块用于建设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新校区第一期,地块面积约为24.3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6.59万平方米;2021年7月,高标准、现代化的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肇庆校区正式落成启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校区网络,形成了广州、肇庆双校区的格局,为学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学校肇庆校区计划总投资50亿元,校园整体设计体现了“山水校园、文礼学府”的理念,设计中充分利用群山环抱、水系绕流的地形条件,让北岭山丰乐渠水系蜿蜒穿过学校,将校区分为南北两岸。校门、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行政楼等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水两边,构成了极具岭南风格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学府。学子们在这种人杰地灵的环境下学习,相信心情会相当愉悦舒畅,有助于学子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成就。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学校师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相当重视教师队伍发展,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校以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为主线,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助力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另外,学校全面实施“双高”型教师引育计划、“双源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计划、“双智”型教师培养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等,聘任一批海内外知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及课座教授,聘任一大批业界精英和“双师型”教师担任创新创业导师。目前,学校有教师830余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260余人。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成功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为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平台支持。

在中教控股的支持下,走在新征程上的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声誉良好,在众多教育领域榜单中名列前茅。2020年中国校友网“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上,学校进入“区域一流独立学院”行列;2020年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应用型大学(独立学院)百强榜”,学校排名全国前列;2021年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上榜,位列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第1名;另外,学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倡导,在2022年9月荣获“广东省绿色学校”称号。近日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2-2025年)名单内,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作为广州市唯一一所民办本科高校正式入选。

可以预见,有了中教控股在资金投入、教学设施、运营管理、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与就业、国际教育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得学校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